民國 89 年 3 月 5 日創刊 AA民國 95 年 03月 20日月刊AA第六十期
 
「智慧天使護照」∼成大人的新智慧運動!   
 
與你有約 ∼活動抱報   
活動映象  
 
你不可不知的訊息∼學務寬頻   
 
生命有愛 ∼心靈饗宴  
 
心靈捕手信箱  
 
活力 微笑 健康人生  
  殷切叮嚀 ∼點滴話校安   
  國際嘉年華∼僑外生Show給你看  
 
回本期簡訊首頁  
     

 

生命有愛∼心靈饗宴
向自殺Say NO !
心理師    吳淑真

當報章雜誌斗大的報導自殺時…… 從『向自殺Say NO~~~張老師文化出版』一書衍生的看法∼∼∼重新詮釋自殺。

報章雜誌倚著頗大的篇幅,報導著自殺的事件時,總讓人心驚膽跳,每當得知這些訊息總也都挑動著自己的神經,可能喚起的是自己對於此事的感受以及想著自己可能遭遇和對方相同的困難,而陷入另一種沈思當中。當遭遇的事情可能很相似時更是會觸動自己的心思,想著會不會有一天自己可能會和他/她一樣呢!

不過,雖然每個人在人生的路途上多少都會面臨一些悲傷憂愁的事情,我們怎麼走過來,以及怎麼看待此事的態度,並從中學習來的想法,會在下次遇到困境的時候,啟動我們力氣及能量,再次面對生命中的困境;人們所面臨類似的困境,我們卻同時也發現並非每個人都會走上自殺一途,所以,是怎麼回事會走上自殺一途呢?為何人們會有自殺的念頭呢?

『向自殺Say NO』一書的作者蘇珊說『自殺的念頭是個狀態,而非人格特質,對有著自殺念頭的人來說,此意念的存在代表著是一種解脫,會採取行為,並非真的想死,但真的是想解脫痛苦』。蘇珊的一席話,教我們學會我們要心存人們真的想解脫痛苦,也說明這是人類的心智狀態,並非是某類人的個性特質導致的,同時傳達認識人生的本質是苦的,相對的才能感受到愉悅以及追求快樂。

面對媒體的報導,挑動你的神經時,讓你已經開始在想某些相似的感受時,記得先暫停一下,來個深呼吸,同時也可以問問自己:『好吧!,現在我覺得如何?』,一旦自己理出自己懷有哪些感受情緒時,就再問自己『我甚麼時候開始有這種情緒的?』,暫時放下手邊的,倒一杯茶也好,讓自己的視線能夠聚焦在綠色的植物上也好,以腹式呼吸的方式,暫且讓自己穩定自己的情緒,遠離負面的想法;接著,你或許可以試著找出新聞報導裡談論的哪一件事情激發你的情緒,在心中告訴自己『喔喔喔!原來這是困擾我的因素』,當追蹤情緒時可以讓自己變成是個客觀者的角色,客觀剖析所遭遇的情境,防止情緒像滾雪球越滾越大,這時,你就有了選擇,不再任憑腦袋擺佈你,之後,或者可以在心中數算自己目前擁有的幸福,以及讓自己牽掛掛念的人,遠離那些挑動神經的負面報導。

自己的狀況處在穩定狀態時,面對身旁有自殺念頭的人,蘇珊也提供一些方法,如何給予身旁周圍有自殺念頭的人一些心理支持。記得談話過程裡要給予自殺傾向者一股讓他有選擇的力量,話語裡像是『我可以怎麼樣幫助你?』 ,『我要怎麼樣幫助你?』。『你需要我為你做些什麼?』。

我們也總擔心與對方談論自殺的事情,會鼓勵對方去自殺,其實只要你不是採用激將法教唆他去嘗試付出行動,像是『好啊!既然你這麼想死就去做啊!』,這種激將法可能真的會導致致命的結果,你的談論會幫助他瞭解有人願意當她/他的朋友;當你願意敞開心胸和對方談時,就已經讓對方瞭解你其實不會怪他/她有自殺的念頭,這會讓對方心中放下一塊『擔心別人會怪他/她』的大石頭,甚至你可以問問他/她有哪些感覺,以及為甚麼會有這些感覺,直接了當來談開,甚至大方的談有關的自殺的思想與行動的可能實際情形,不論如何,記得要常常對其他選擇抱持一線希望,但是不要給對方一些表現信心,『你想太多了』,『不要想不開啦!你一定會好的啦』,這會讓他彷彿你並不瞭解他。記得要用不論斷的口吻溫和堅定的傳達給對方,提醒對方,自殺等於是用永遠無法挽回的手段去解決暫時性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我知道現在的人生看起來痛苦難當,我也瞭解你正陷入痛苦中。我知道你一定會度過這個難關的,我們將一同度過這個難關。我可以怎麼幫助你呢?』);最後結束談話時,不要試圖用『想想看你的條件比你的大部分的人好太多了,你應該(唉!就是『應該』 這句話不妥當)要心存感激,你應該要惜福,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喔!』,這類的評斷只會讓自殺傾向者更有罪惡感,且覺得更沒有價值、更無助而已。

面對自己有自殺念頭,或者面對親朋好友有此念頭,都需要安靜傾聽!傾聽自己的內在,傾聽他人的渴望,有自殺想法的人並不希望獲得答案或解決方式,他們只想要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來表達他們的懼怕和焦慮,做他們自己,而你和我就有可能有機會成為其他人生命中的貴人!而自己也從中因得到幫助他人而感到的價值感。

※參考資料:向自殺Say NO-張老師文化出版一書

 

本網頁建議使用IE4.0以上版本、1024*768模式瀏覽為最佳

版權所有   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事務處
Copyright(C)  2005 Newsletter of Student Affairs,All Rights Reserved